单位名称(中英文):
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
China National Electric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Co.,Ltd.
单位LOGO:

单位简介:
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,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,现有员工2000余人,专业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0%以上。经过半个世纪发展,中国电器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三大基地、占地600多亩、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集科研开发、国家检测和科技产业为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。
 
秉承“创新为本、顾客至上”的经营理念,中国电器院始终以“满足国家、行业、企业的需求”为己任,致力于科技与市场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,集聚国际、国内研发等各类高端人才,学习和创新研发模式,探索和推进科研、经营国际化,成为国家开展战略性、前瞻性、基础性应用研究的推动者、组织者和实施者,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电器行业相关领域不可替代的应用型科研机构。
单位接收我校毕业生及毕业生成长情况:
从2009年开始,公司每年接收机电一体化、自动化、财务等专业学生近30余人,累计接收毕业生100多人,分别从事工程安装、结构设计、认证检测等工作,有些已成为部门骨干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单位对我校毕业生、就业服务、人才培养、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评价:
交通学院的学生有既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,学生对专业知识保持了较高的学术兴趣,学生的课程设置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,学生到岗不久就能理解岗位要求,并开展相应的工作。
合作内容:
中国电器院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,双方在学生培养、顶岗实习和专业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。公司每年接受参观实习150多人次,接收顶岗实习近30人,多次选派公司专家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交流和讲座。
接收学生
序号
| 姓名
| 专业
| 1
| 陈华军
| 机电一体化
| 2
| 叶建球
| 机电一体化
| 3
| 张贻标
| 电气自动化
| 4
| 陈泳麟
| 机电一体化
| 5
| 黎应彬
| 机电一体化
| 6
| 欧瑞锦
| 机电一体化
| 7
| 詹佳宜
| 港口物流管理
| 8
| 陈冰
| 港口物流管理
| 9
| 张永芳
| 机电一体化
| 10
| 何春勇
| 机电一体化
| 11
| 吕文彬
| 机电一体化
| 12
| 潘升辉
| 机电一体化
| 13
| 严平生
| 机电一体化
| 14
| 杨秋凤
| 工业网络技术
| 15
| 柯俊景
| 制冷
| 16
| 黄才润
| 机电一体化
| 17
| 肖汉园
| 机电一体化
| 18
| 李文勇
| 机电一体化
| 19
| 卢洁芯
| 会计电算化
| 20
| 谢振强
| 机电一体化
| 21
| 杨振业
| 机电一体化
| 22
| 李祖腾
| 机电一体化
| 23
| 韩上河
| 机电一体化
| 24
| 李辉雄
| 机电一体化
| 25
| 李志庆
| 机电一体化
| 26
| 郑四化
| 机电一体化
| 27
| 邹维宝
| 计算机控制技术
| 28
| 陈昭选
| 机电一体化
| 29
| 陈兆循
| 机电一体化
| 30
| 刘华锐
| 机电一体化
| 31
| 秦伯武
| 电气自动化
| 32
| 陈东玲
| 机电一体化
| 33
| 陈兴达
|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
| 34
| 范秀伟
| 制冷与冷藏技术
| 35
| 关则伟
| 制冷与冷藏技术
| 36
| 李学恒
| 制冷与冷藏技术
| 37
| 张水勇
| 电气自动化
| 38
| 黄乐群
| 机电一体化
| 39
| 李少豪
| 机电一体化
| 40
| 廖永强
| 机电一体化
| 41
| 莫纯标
| 机电一体化
| 42
| 吕云清
| 机电一体化
| 评价:
希望学院组织更多的技能竞赛,提高学生实践能力;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素质、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和讨论,使学生成为具有既有扎实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。
用人单位寄语:
愿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强校、名校。
|
| |